老君山景點簡介老君山、追夢谷景區老君山坐落在欒川縣境南部,海拔2192米,是伏牛山三大主峰之一,又名景室山。因為相傳道家創始人老子曾在此山歸隱修煉,故而得名老君山。北魏時建老君廟,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唐、宋、明、清諸代都把這里尊為道教圣地。老君山氣勢雄渾,“駐足峰巔,放眼四顧,可西瞻秦闕,南望楚地,北眺龍門,東瞰少林”。歷代文人騷客對老君山多有推崇,明代詩人謝榛曾慨嘆老君山之美“兼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朦朧”,如今的老君山已成為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追夢谷位于老君山西峰的峽谷中,三步一潭,五步一瀑,移步換景,仙境神韻,是目前欒川已開發的景區中原始生態保存最完好的景區。老君山旅游攻略相傳為道教始祖李耳的歸隱修煉之地,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老子,姓李名耳,謚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老子的著作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經》,其主要思想就是:出世無為。老子曾在洛邑京畿任周天子博物館館長,他看到周王室日漸式微,遂掛印棄官騎青牛西游。被函谷關關令尹攔住強留做《道德經》五千言傳世,后不知所蹤。其實老子騎青牛從靈寶往南翻越崤山,過盧氏涉洛水,最后在伏牛山主峰景室山煉丹成仙。老子作為道家的圣賢為歷代民眾和官府尊崇。北魏時曾在此建廟紀念,唐朝皇帝更是認李耳為皇室祖先,唐太宗令尉遲恭在此監工修建老君廟。并將景室山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明清兩代朝廷敕令多次重修。老君山歷代香火旺盛,被尊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陜、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從自然景觀來說,老君山屬于滑脫型花崗巖峰林地貌,它是在距今1.4億年間秦嶺造山帶抬升造山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年輕的花崗巖體,被國內地質專家命名為“老君山巖體”。 經長期的構造剝蝕作用,造就了當今奇峰異谷,挺拔秀麗的地貌景觀。近千畝范圍內大小石峰千余座,千峰爭秀,姿態萬千,每當山霧乍起,奇峰怪松隱現霧中,宛若海上仙山,被稱為“縮小了的仙境,擴大了的盆景”。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趙遜先生稱贊為“老君山滑脫峰林奇觀天下無雙”。老君山是國家5A景區、世界地質公園。
老君山追夢谷游記行程安排:
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我們早上7點到牡丹廣場上車。過西苑橋走王城大道上洛欒快速路一路南下,過伊川、嵩縣兩個縣城,進入欒川后經過合峪、廟子兩個鎮,上午快11點的時候到達老君山景區門口。今天是免票日,游客不用下車就直接開到上山索道口了。導游招呼我們買索道票,每人往返100元。我們很糾結,一是價格這么貴,門票才40元,坐索道就要100元;二是自恃腳力好,國內去過的景點很少坐索道,連恩施大峽谷這樣的景區都不坐,到這里非要兩個人破費200元,真不甘心。景區內的保潔像是本地人,跟他一打聽,徒步走上去到金頂最少需要五六個小時,連上帶下最快得10個小時,我們下午5點前要走人滿打滿算也就不到6個小時跑也來不及呀。咬咬牙買了兩張票進入索道入口處,今天免票人來這里的人特別多,蛇形通道中排隊的人至少拐了四五個彎,有七八百人要坐索道上山!據說這條中靈索道長2700多米,高差875米,最大運力1200人/小時。難怪前面有人說排到根要一個鐘頭。排隊的場地是半露天的,大家在似火的驕陽下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等挪到纜車入口處已經快12點鐘了。坐在纜車里人好像被提溜著離開了地面,腳底下的景致越來越遠,遠處的群山慢慢移向遙遠的天際,真正體驗一把“會當凌絕頂一覽群山小”的意境。上纜車時我把手機調成秒表模式,到下纜車時正好是7分鐘05秒,真快呀,我們已經到中天門了。
老君山追夢谷在哪出纜車站是一片寬闊的平臺,平臺的盡頭是一座高大的三間四柱式牌樓,四根朱紅的柱子頂起三架樓閣,牌樓中央的門楣上“中天門”三個大字,左右兩側的門楣上一邊是祥鳳飛舞一邊是金龍翱翔,盡顯皇家敕封鐵頂老君廟的氣派。門樓前的廣場上一座老子騎青牛的石雕巍然屹立。老子皓首高昂銀須飄灑一派智者風范,青牛昂首信步兩只犄角微翹與主人淡然自若的氣度如出一轍。老牛的脖項上掛著幾束花環,還有老子肩頭披著嶄新的黃色和藍色兩層披風都像是朝拜的香客才供奉的。站在廣場上向山頂望去,兩座金碧輝煌的金殿端坐在兩座陡峭的山峰頂端,金殿下方是萬丈深淵,好像偏移一點都要從峰頂傾倒下來,這時候才明白古人把高樓稱為“危樓”的含義了。金殿背后是清澈的藍天,金殿就在那高不可測的云天之上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置仙境中。金殿的神秘激發著我們的好奇心,催促著我們登頂的腳步。中天門后面就是登金頂的步道,陡峭臺階直上云天,臺階上游人摩肩接踵,仰臉向上望去只可望其項背。拾級而上五百多級臺階,就來到了救苦殿,救苦殿供奉著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傳說救苦天尊是東方長樂世界的接引者,接那些樂善好施的人去長樂世界。救苦殿中香煙繚繞香客不斷非;鸨,殿前門楣上“青玄上帝”,門前一副對聯:真人顯圣神光庇蔭群黎靈威北極;救苦無邊道氣涵濡萬物名震中天。過救苦殿,登山步道就盤桓在崇山峻嶺中了,老君山把登金頂的山路分成幾段,分別以“福祿壽喜財”命名,每段山路都用楷草隸篆各種字體描述一種吉祥的人生愿望,山路轉彎處還建有路牌講述各路神仙的故事,如足智多謀的張良、修身養性的彭祖、生財有道的范蠡……。陶醉在對美好人生愿望的企盼中坎坷的山路也不覺艱險了,不一會兒就來到金頂的山腳下,只見兩座灰色花崗巖山峰傲然聳立,傾斜的巖石紋理給人隨時會崩塌的感覺,每座峰巒上都有一座金碧輝煌的樓閣盤踞頂端,兩座樓宇間有一天橋橫跨。站在山峰下仰望仙山樓閣,看不見樓閣的全貌,只能看見幾重金色飛檐頂在灰色的山巒之上,與天上的白云一決高下,不識金殿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仰望此一番危樓絕頂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老君山金頂我們來了。
老君山追夢谷好玩嗎從金頂腳下登頂有兩條路可以上山,往左走是一條凌空棧道繞到后山從南天門登頂;往右走是登山步道直通老君廟前的廣場。我們選擇走南天門登頂。金頂腳下視野非常開闊,來時翻越的群山已經蜷縮在我們的腳下,群山環抱中的欒川縣城清晰可見,欒川城呈一字型安臥在山谷中,城中的街道縱橫、高樓林立、民居連片,城市和遠方的群山沉浸在薄薄的云霧之下顯得非常安祥寧靜。棧道正面對著欒川城,是眺望山城的絕佳去處,這里離欒川縣城很近,不足七八公里吧,這種居高臨下的俯瞰真有一種非常親近的感覺,雖然未曾漫步你的街道,我在云中認識了你,欒川。沿棧道繼續前行,腳下是萬丈深淵,眼前是一片花崗巖峰林,峰林巒嶂重疊連綿不絕,巖石節理清晰姿態萬千,或如刀劈斧剁,犬牙交錯;或如碧浪排空波瀾洶涌;或如槍戟林立,威武壯觀。雖然夏日濃密的植被給群山披上翠綠的盛裝,但峰林還時不時裸露出彪悍的胸膛,清晰的滑脫型花崗巖節理彰顯大自然磅礴的力量,這就是趙遜院士贊嘆的舉世無雙的老君山滑脫峰林奇觀老君山追夢谷門票多少老君山傳說在通往老君廟的半山腰,攀鐵索,登臺階,到達“一洞五天”的舍身崖,洞外懸崖峭壁,腳下云煙繚繞。
據傳說,當時山中住著一戶三口人家,主婦在其丈夫死后一直孝敬公公,冬季為其暖腳,夏季為其驅蟲,山下人家卻對她有不少流言蜚語。主婦為證其清白,便從舍身崖縱身跳下,忽然有一位白胡子老君在空中救了她,并說“你講孝道又講婦德,德道全也”。山下人知道后就不再說三道四了。從此,孝道便成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
老君廟位于老君山峰頂,始建于北魏,傳說是老子當年修道的地方,是歷代香客的朝拜之處,廟里供奉著被人們神化的太上老君,老君白發鬢鬢,滿面慈祥,似乎在向人們講述著道德經。
|